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
1.b;2.c;3.a;4.b;5.c;6.d;7.d;8.a;9.b;10.c;11.d;12.a;13.a;14.b;15.a。
二、名詞解釋
1.對于某種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任意改變都不能使至少一個人的狀況變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狀況變壞,則稱這種資源配置狀態(tài)為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
2.當增加某種商品的消費時,每增加一單位該商品的消費所增加的邊際效用越來越少。
3.政府增加支出,總需求增加,利率提高,引起私人投資和消費減少的現象。
4.是指名義工資和一般價格水平之比,是貨幣工資實際所能買到的商品和勞務的量。
三、問答題
1.答: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條件是MR=SMC,由于AR=MR=P,所以該均衡條件也可寫為P=SMC,根據這一條件,商品的價格和廠商的最優(yōu)產量的組合,都出現在廠商的邊際成本SMC曲線上。更嚴格地說,商品的價格和廠商所愿意提供的(能使他獲得最大利潤或最小虧損的)產量的組合,都出現在SMC曲線上等于和高于停止營業(yè)點的部分,由此可得出結論:完全競爭廠商的SMC曲線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線最低點的部分,就是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2.答:反映產品市場上均衡收入和利率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叫做IS曲線。在IS曲線上,均衡收入隨利率的變動而變動,有無數個均衡收入和利率的一一對應關系的組合。均衡收入到底決定在什么水平上,有賴于利率的決定。因為利率變化會影響投資變化進而影響收入變動;
反映貨幣市場上均衡利率和收入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叫做LM曲線。在LM曲線上,均衡利率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有無數個均衡利率和收入的一一對應關系的組合。均衡利率到底穩(wěn)定在什么水平上,有賴于收入的決定。因為收入變化會影響交易的貨幣需求的變化進而影響投機的貨幣需求的變化和利率的變化。
這樣,一方面,收入的決定離不開利率的決定,如果不先確定利率水平就無法真正確定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利率的決定也離不開收入的決定,如果不先決定收入水平也無法真正決定利率水平。因此,為了真正說明收入的決定,必須把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結合起來,構建統(tǒng)一的IS—LM模型,同時決定收入和利率。
四、辨析題
1.錯。因為:
(1)銷售商提高商品的銷售價格,實現銷售的部分會因為價格的提高而增加收益;但商品提價后,銷售量不一定增加,如果提價導致銷售量減少所減少的收益大于價格提高所增加的收益,那么銷售商不但不會增加銷售額,相反會減少銷售額。
(2)商品提價后,銷售量是增加還是減少,取決于商品的價格彈性,對富有彈性的商品來說,提價會減少銷售量,因銷售量減少所減少的收益會大于提價帶來的收益增加。其結果銷售額反而減少。所以對富有彈性的商品來說,宜降價不宜提價,是為薄利多銷。
(3)對于缺乏彈性的商品來說,提價所增加的收益會大于因銷售量減少所減少的收益。提價會增加銷售商的銷售額。
2.錯。因為:
(1)投資增加將引起使國民收入數倍于投資額的增加指的是投資的乘數作用。但投資乘數是否存在是有條件的。最關鍵的是有沒有閑置資源的存在。如果沒有閑置資源的存在,投資增加引起消費增加,不會引起生產增加,只會造成物價水平上升。
(2)不同的經濟社會,其國情是千差萬別的,資源的利用情況是不可能相同的。如果某個經濟社會已經處于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增加投資,因無乘數作用,國民收入將不會增加。
3.錯。因為:
(1)在勞動的供給中,工資率的變化,將使勞動的供給產生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實際工資率提高,替代效應使勞動供給量增加,收入效應使勞動供給量減少。實際工資率提高勞動供給量是增加還是減少,取決于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強度的對比,替代效應強度大于收入效應強度,勞動供給量增加,替代效應強度小于收入效應強度,勞動供給量減少。
(2)貨幣工資率的提高,實際工資率不一定提高。當勞動者不存在貨幣幻覺時,勞動的供給量也不一定提高。
4.對。因為: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是指隨著收入的增加,與收入的增加額相比,消費的增加將越來越少,造成消費需求不足。
(2)資本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guī)律指的是隨著資本(投資)的增加,預期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如果利率也能同比例下降,將不會影響投資的增加。但由于流動偏好規(guī)律的存在,利率的下降有一個限度。當利率不再降低時,投資就不能再增加了。所以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的存在使投資不足。
(3)流動偏好指人們對資產流動性的喜好。因此放棄資產的流動性是一種損失,利息則是放棄流動偏好的報酬。當利率降到一定水平時,人們的流動偏好將變成無窮大,將把全部流動性資產持在手中。這時無論貨幣供給量怎么增加,利率再也不會下降。
(4)所以,由于三大心理規(guī)律決定了資本主義消費和投資需求必然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則資本主義的經濟均衡總是小于充分就業(yè)的均衡。
五、計算題
1.解:據假設,Q=100--2P,P=50-0.5Q。已知AC=MC=10
在完全壟斷市場中,利潤極大時,MR=MC,即50-Q=10
得Q=40,P=30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利潤極大時,P=MC,即50-0.5Q=10
得Q=80,P=10
可見,從產量和價格兩方面的比較來看,該廠商以完全壟斷的方式經營時的產量小于以完全競爭的方式經營時的產量,而價格則高于以完全競爭的方式經營時的定價,就是說,完全壟斷市場的效率低于完全競爭市場的效率。
2.解:根據新古典增長模型sf(k)= +nk,s=0.25, n=3%
(1)當=0時,經濟處于穩(wěn)定增長,由公式, 得k=5.76
(2)當f´(k)=n時,可達到黃金分割率的點為:
對生產函數f(k) 求f´(k),則f´(k)=3-k=n=3%,得k=2.97于5%。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