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門學科簡稱毛中特,它是考生需要著重復習的部分。毛中特在考研政治中約占30%的分值,其所涵蓋的內容較多且有些知識點是極易混淆的,而這些易混淆的知識點恰是命題人常會命題的著眼點。下面為大家整理了2017考研毛中特高頻考點,以供考生參考復習。
第一部分
1、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這三個基本方面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理論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其中,實事求是即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它是黨的根本思想路線;群眾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它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獨立自主即堅持獨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它是黨的根本政治原則。
2、工農武裝割據——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
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必須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其中,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農村根據地建設和土地革命的強有力保證;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zhàn)略陣地,是進行武裝斗爭和開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這三者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的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主要的法寶。毛澤東指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兩個基本特點,是戰(zhàn)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中心支柱,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zhàn)士。
4、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
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這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
第二部分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
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經歷了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首先,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中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其次,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初步形成了“以鄉(xiāng)村為中心、先在農村建立和發(fā)展紅色政權,待條件成熟時再奪取全國政權”的思想。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
首先,中國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其一,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無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義的壓迫;外無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的壓迫。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
其二,中國革命的敵人建立了龐大的軍隊,并長期占據著中心城市,而農村則是其統(tǒng)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其三,近代中國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是無產階級可靠的同盟軍和革命的主力軍。
其次,中國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具有現實的可能性:其一,根本原因: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其二,客觀原因:國民革命影響的存在;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其三,主觀原因: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共產黨的領導和正確的政策。
再者,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必須處理好土地革命、武裝斗爭、農村革命根據地建沒三者之間的關系:土地革命是基本內容,武裝斗爭是主要形式,根據地建設是戰(zhàn)略陣地。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理論地位
考研政治中毛中特這部分的內容比較的龐雜,每個知識點同學們都要弄清楚它處于什么樣的知識框架中。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這個點是屬于毛澤東思想部分。毛澤東思想是黨的第一代領導人結合馬克思主義原理對于中國革命、建設的實際總結出的理論精華。顯然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理論是屬于革命部分的。
第三部分
一、概論課講什么
毛中特這門課程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展開,不僅富有理論性,而且政治性也很強。從邏輯線索上,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論(第一章)。概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來龍去脈,又構建了毛澤東思想與中特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內在邏輯聯系。
第二部分,毛澤東思想(第二章-第四章)。概述毛澤東思想體系的重要內容。毛澤東思想是在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在探索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中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毛澤東繼續(xù)對如何在中國建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進行探索,這個過程中既有新的發(fā)展,也有因為缺乏經驗和某些時候離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而犯下的重大失誤(此部分與史綱關聯密切)。
第三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五章-第十二章)。這是本學科的重點板塊。涉及到了社會主義總依據、總任務、總布局等重大問題。
同學們今后復習這門課程,不能把重點放在它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知識上,而是要把“是什么”轉化成“為什么”,也就是綜合分析能力。這就涉及到我們馬上要講的第二個問題。
二、概論課考什么
概論課涉及內容十分廣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內政外交國防黨建、革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包羅萬象,豐富多樣。但是這門課程真正考查的并非浮之表面的各類知識,更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知識,分析他們是在什么歷史背景和實踐基礎上產生的,這些理論觀點怎樣解決實踐發(fā)展提出的重大問題,對指導革命、建設和改革有什么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因此,我們應該從死記硬背,就事論事的藩籬中脫身出來,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我們今后復習的命門所在。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