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真題及答案專題※ 關注微信 對答案 ※ 考研題庫估分
近些年來,幾乎每一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都會出現一些比較糾結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大多數出現在馬原之中。比如2013年的“羊吃草”和“割羊草”之間的關系,2014年愛迪生的話,2015年的相對過剩人口等。面對這些糾結問題,老師們往往出現不同的解析意見。
2016年的考研政治真題中依然出現了這樣的題目,而且依然是體現在馬原之中。
17.顯微攝影是一門使用照相機拍攝顯微鏡下一般用肉眼無法看清的標本的技術。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細沙,在顯微鏡下,卻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瑩剔透像寶石,有的金黃酥脆像餅干。即使是司空見慣的柴米油鹽,在顯微鏡下也會展現神奇而充滿魅力的一面。顯微鏡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任何事物都具有無限多樣的屬性
B.事物的本質隨著人們認識的變化而改變
C.人們可以通過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D.人們能夠通過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達到對世界整體的把握
對于這道題,大家對于A選項和D選項有所爭議。其實,馬哲的多選題的考查特點一直比較糾結。正如老師之前說過的原則,面對馬原多選題的時候,如果答案實在拿不準那就秉持有錯殺不放過的原則,盡量入選。A選項中,任何事物都具有無限多樣的屬性,實質上體現的事物的發(fā)展特性,萬事萬物都是出于普遍聯系之中,整個物質世界都是處于不斷發(fā)展之中,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人的認識也在隨之不斷發(fā)展。這也體現了人的認識能力的至上性和認識發(fā)展的無限性。所以,應該是正確的。B選項明顯錯誤,違背了客觀性。C選項明顯正確。D選項可能也會有人比較糾結,其實這句話主要表達的含義應該仍然落實到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上。人的認識的一般規(guī)律就是由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的過程。“一沙一世界”恰恰體現了這一發(fā)展形勢。所以D選項也應該是正確的。
對于這種糾結型題目,考生不用過于關注,這種題目對于所有人是一視同仁的。你不確定的,別人也未必能肯定。所以,心安就好。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對考研答案 看直播解析!
相關推薦:
2016考研政治答案 ※ 2016考研英語答案 ※ 2016考研數學答案 ※ 關注微信 對答案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