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 運動觀
(一)物質與運動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而上學。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二)運動和靜止
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靜止是運動的衡量尺度和特殊狀態(tài)。
(三)運動和時空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
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
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專題五 實踐觀
(一)實踐的本質
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
(二)實踐的基本特征
1.直接現實性:直接現實性是實踐高于認識的根本區(qū)別。
2.自覺能動性:實踐是人的有意識的對象性活動。
3.社會歷史性:實踐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并受著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隨著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三)實踐的基本形式
1.物質生產實踐:即勞動,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2.社會政治實踐:即處理社會關系的活動。
3.科學文化實踐:探索性和準備性活動。
(四)實踐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
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關系。實踐構成了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
實踐是使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正確的實踐觀點是理解人與自然關系、人與自然統一的關鍵。
專題六 客觀規(guī)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一)規(guī)律及其特征
1.含義:規(guī)律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系。
2.特征:規(guī)律是客觀的。
(二)正確處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guī)律性的關系。
首先,必須尊重客觀規(guī)律。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guī)律的客觀性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踐是客觀規(guī)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統一的基礎。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獲取最新沖刺資料、真題答案、保過課程!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