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第 24 頁:毛澤東思想概論核心考點 |
第 34 頁:毛澤東思想概論核心筆記梳理 |
第 46 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第 58 頁: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49,社會總資本運行(四)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
(1)社會總產品的實物補償(或替換)和價值補償是社會總資本正常運行的基礎和保證。
(2)社會總產品在實物形式上,可分為用于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和用于個人消費的消費資料。
(3)社會生產分為兩大部類:(理論前提)
、俚谝徊款(I)即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②第二部類(Ⅱ)即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
(4)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構成:不變資本的價值(c),可變資本的價值(v),剩余價值(m)。任何社會再生產的內容都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tǒng)一。
50,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及其兩種方式(四)
(1)社會再生產按照它的規(guī)模是否發(fā)生變化來劃分,可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俸唵卧偕a:生產規(guī)模不變的再生產;②擴大再生產是指生產規(guī)模擴大的再生產。
(2)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是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xiàn)的方式看,有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和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兩種方式
、賰群模阂揽可a技術的進步、生產要素質量的改善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擴大原生產規(guī)模。
、谕庋拥模阂揽吭黾由a資料和勞動力數(shù)量、擴大生產場所的手段來擴大原有的生產規(guī)模。
51,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實現(xiàn)條件及其意義(四)★
(1)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所應具備的基本實現(xiàn)條件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之和必須等于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即I(v+m)=Ⅱc?梢砸瓿觯
、僖皇堑谝徊款惿a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于兩大部類所消耗的不變資本價值的總和,即I(c+v+m)=Ic+Ⅱc。這個條件表明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②二是第二部類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于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這個條件表明整個社會的消費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2)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有兩個前提條件:物質條件是追加生產資料和追加消費資料。
、買(c+v+m)>I c+Ⅱc或I(v+m)>Ⅱc。
、冖(c+v+m)>I(v+m/x)+Ⅱ(v+m/x)或Ⅱ(c+m-m/x)> I(v+m/x)
(3)擴大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必須使兩大部類相互交換的產品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關系。
①I(v+∆v+m/x)=II(c+∆c)必須到外部交換才可以實現(xiàn)的是:I∆v、I m/x、和II∆v
、贗(c+v+m)=I(c+∆c)+II(c+∆c);II(c+v+m)=I(v+∆v=m/x)+II(v+∆v=m/x)。
(4)擴大再生產的前提和實現(xiàn)表明:兩大部類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積累的規(guī)模相互制約。
(5)一切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總資本運動的規(guī)律:兩大部類按比例發(fā)展才能順利實現(xiàn)擴大再生產。任何社會再生產的內容都包含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5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和周期性。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四)
(1)實質:生產相對過剩,是生產相對于社會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過剩。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更新
(2)經濟危機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3)資本主義國有制及國有企業(yè)產生發(fā)展的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要求國家干預、調節(jié)經濟的產物。它①通過國家收購私人壟斷企業(yè)而國有化;②通過直接投資興辦國有企業(yè);③通過國有資本與私人壟斷資本合資的方式來形成。
(4)國有壟斷資本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yè)范圍的結合,其組織形式是國私合營的股份公司。
(5)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jié)和干預,方式主要有:①運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進行調節(jié);②經濟計劃③財政政策④貨幣政策⑤社會福利政策
53,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范圍的擴展。(四)
(1)國際分工是指社會分工超越國界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分工。生產國際化,是指生產過程本身超出一國范圍,在國際范圍形成各國生產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的格局,它是生產的社會化超越國界向國際發(fā)展的表現(xiàn)。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矛盾主要表現(xiàn)在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
(2)國際分工是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生產和資本國際化又推動著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入。
(3)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范圍擴展的主要形式商品輸出、資本輸出、跨國公司的迅速發(fā)展,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范圍擴展的主要形式。資本輸出的實質是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54,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實質(五)★★統(tǒng)治地位所有制形式決定社會形態(tài)性質
(1)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就在于剩余產品歸勞動者共同占有,這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區(qū)別于私有制的是共同富裕)
(2)社會主義要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須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實行按勞分配。保障條件
(3)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的實現(xiàn)目標。
(4)共同富裕是一個逐步實現(xiàn)的歷史過程,是在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
(5)在我國現(xiàn)階段要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并允許、鼓勵一部分地區(qū)、企業(yè)和個人,依靠勤奮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提倡先富幫助、帶動后富,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