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預測分析題4
閱讀下列關于改革開放30周年的一組材料(◆◆◆◆◆一級重點,命題概率70~80%)
材料1
鄧小平指出:“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睂τ趯Ω母镆粫r持有懷疑或擔心的人,“處理的辦法也一樣,就是拿事實來說話,讓改革的實際進展來說服他們!20多年來的改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就經濟方面而言,從1978年到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743億美元增長到22257億美元,躍居世界第四位,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14221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8189億美元,居世界前列,農村貧困人口由2.5億減少到2300多萬。2001年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中國的發(fā)展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2006年3月6日,胡錦濤在參加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討論時明確指出: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xù)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說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
材料2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指出,我們即將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chuàng)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
請回答:
(1)我國從1978年以來主要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改革主要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2)我們進行改革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3)改革開放的目的是什么?
(4)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如何理解對外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如何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
【答案要點】(1)我國從1978年以來主要進行的改革是: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yōu)榻洕ㄔO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轉變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成就是空前的、輝煌的。改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生產力獲得了快速發(fā)展,綜合國家有了很大的增強,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極大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地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改革深刻地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
(2)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同生產力發(fā)展要求是基本適合的,同時由于認識上、工作上的多種原因,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我國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鄧小平說:“我是主張改革的,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
(3)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①就是要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實現(xiàn)國家現(xiàn)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②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4)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5)把對外開放作為基本國策,最重要的依據,就是鄧小平關于“現(xiàn)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和“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兩個重要觀點。①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對世界經濟發(fā)展歷史的深刻總結,是生產社會化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②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這是對中國發(fā)展歷史的深刻總結。
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舉措:第一,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對外貿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強對外資的產業(yè)和區(qū)域投向引導,促進國內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第三,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政治理論五門課考試背誦版匯總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