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其他
一、閱讀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把握中心 2、仔細審題,返回原文 3、重疊選項,得出答案
二、從五個角度精讀:
1、抓住文章的中心,和論述的宏觀結構。(泛讀)
2、認真把握各段大意,爭取用1——2個詞或者短語概括其意,并把意義相近的段合并成為一個整體。
3、以段為單位,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也就是對單詞,詞組的背誦以及對長句的精確翻譯,整文的朗讀和背誦。
4、佳句摘錄,模仿寫作。
5、換位思考,分析出題人為什么選這樣的文章,難度在哪里,論述的結構是什么。并對每一個選項都精確分析,找出正確答案在文中的出處。
三、錯誤選項的十大特征:
1、無中生有,乃原文中未提及的概念
2、正反混淆
3、所答非所問(選項符合原文,但是不符合題干)
4、擴大范圍
5、因果倒置
6、常識判斷(符合常識的不一定是正確答案,但是不符合常識的一定不是正確答案)
7、過分絕對。(never must no+名詞,若有緩和就不是錯誤的)
8、推的過遠
9、變換詞性
10、偷換概念
四、正確答案五大特征:
1、正確答案通常與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有關。
2、正確答案所在位置(1)首段段尾句(2)轉折處(3)因果關系處(4)條件關系處
3、正確答案設置的特點往往利用同義詞的替換,或者正話反說,反話正說。
4、正確答案從語義上去理解經常含有不肯定的語氣詞和委婉表達的詞:can may might尤其是推理題的答案常這樣設置,以顯示推理題所論述含義的相對性。
5、正確答案具有概括性,深刻性,因為其考查的對象是閱讀文章的重點和要點。
五、遇到難的單詞時:
A、如果影響到文章的理解時要要根據(jù)上下文進行判斷。B、不影響整體理解時可直接跳過,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能讀懂。
六、關鍵的句子讀不懂時
關鍵的句子讀不懂時,首先從結構角度進行縮句,找出獨立的謂語動詞可以幫助理解句子的主干。若連謂語動詞都找不到可以借助上下文邏輯關系對這句話意思進行猜測。
七、遇到文章完全看不懂時:
遇到難的文章時可通讀文章第一句話和尾段第一句話看是否能把握住前后呼應的關系猜測文章大意,與此同時快速瀏覽全文,充分做記號。記號點:1、顯示文章結構的信息詞:but、even、although、for example。2、顯示作者態(tài)度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詞。
1、 細節(jié)釋義題解題思路
(1) 命題思路:原文信息的同義改寫、原文信息的正話反說和反話正說、原文信息的歸納總結
(2) 細節(jié)釋義題的標志:when, what, which, who, where, how 具體地說,題干中明確提到了時間、地點、人物等細節(jié)信息;有可能是針對文章的一句話或幾句話提問;題干和選項之間有時是一種因果關系;
(3) 解題關鍵:返回原文準確定位
定位原則:
² 根據(jù)題干中的時間、人物、數(shù)字等關鍵詞定位
² 根據(jù)題干或者選項中的重點詞以及重點詞的同義詞返回原文定位
² 根據(jù)出題順序返回原文定位
² 通過長難句返回原文定位,一般來說,長難句都會出題。
2、 例證題解題思路
(1) 例證題的標志:case, example/exemplify, illustration/illustrate, demonstration/demonstrate
(2) 解題關鍵:不在于是否看懂句子,而在于找到例子所支持的觀點
(3) 做題步驟:
² 首先返回原文找到該例子所在的段落,80%向上,20%向下搜索該例子所支持的觀點;
² 在四個選項中尋找與找到的觀點表達最一致、意思最接近的一個作為例證題的正確答案;
² 特別注意,有時例子所支持的觀點在文章中并不是太明確,需要根據(jù)例子前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
² 注意文章中有時考察引用的目的時把它看成是特殊的例證題,按照例證題的思路解題。
(4) 例證題錯誤答案的干擾方式:混淆論點和論據(jù);列舉無關常識性內容,誘導你進行常識判斷
3、 詞匯題解題思路
(1) 詞匯題的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指出原文中某處單詞、短語和詞組要求辨別其意思
(2) 解題關鍵:該單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該詞的上下文,如果該單詞并不超大綱,屬于大綱,那么該單詞的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確答案,其正確答案時根據(jù)上下文推測的一個更加深刻的含義,該含義與那個單詞的表面意思沒有任何關系
(3) 解題方法:可以使用兩種方法,借助上下文進行理解:在上下文中尋找同詞性的詞或詞組進行替換;利用上下文邏輯關系把四個選項代入原文,看語義是否通順。
4、 句子理解題解題思路
(1) 句子理解題的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提出原文中某句話,要求理解其意義
(2) 解題關鍵:做句子理解重要的不是上下文,而是句子本身
(3) 解題步驟:
² 首先返回原文,對該句子進行語法、句法、詞法的精確解析,要正確理解該句子的深刻含義;
² 如果有時該句話的深刻含義不好確定時,則可以適當依據(jù)上下文進行判斷,因為任何一個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² 一般來說,選項中的正確答案與原句之間時一種同義關系,只不過是用了其他的詞匯表達而已。
(4) 句子理解題錯誤選項的特征:不切合原文的過分推理力
(5) 正確選項中不含有過于絕對化的詞語:all, absolutely, no+名詞
5、 指代題解題思路
(1) 指代題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提出原文中某個代詞要求辨別,常考的指代詞:it, that, one
(2) 解題步驟:
² 首先返回原文,找出該指代詞所在的句子,并且準確理解分析該句話;
² 向上搜索找離它最近的名詞、名詞性短語、句子;
² 將找到的詞、短語或句子的意思代入該句話,替換該指代詞,看其意思是否通順、完整;
² 在選項中找出與找到的詞、短語或者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個作為正確答案。
6、 中心主旨大義題解題思路
(1) 標志:在題干中有best title, main ideal, main problem, conclusion, mainly discuss, mainly deal with, purpose, the author intend to, a digest of
(2) 解題關鍵:利用宏觀閱讀技巧做主旨大意題時,做題時不管主旨題出現(xiàn)在什么位置都作為最后一道題做
(3) 可采用下面兩種方法
² 串線法:通讀文章首段的中心句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話,把其含義看作一個整體
² 逆向思維快速作文法:在兩個選項難以分辨時,可以分別以其為作文題目在頭腦中快速構思兩個題目的寫作提綱,若所構思的寫作提綱與原文內容大致相符合者時為正確答案,否則為干擾選項。
² 做主旨題,特別注意小心有些文章的首段僅僅是引言段,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錯誤選項的干擾特征往往涉及的為局部信息即選項內容<文章內容,或范圍過寬,即選項內容>文章內容
7、 態(tài)度題(作者態(tài)度題)解題思路
(1) 標志:attitude, believe, consider, think, deem, regard
(2) 作者態(tài)度一般分三類
² 正態(tài)度:支持、樂觀、贊同、贊揚、高興
² 負態(tài)度:反對、批評、懷疑、悲觀、失望
² 客觀、中立
(3) 有些選項注定不是正確答案:indifferent漠不關心,subjective主觀的,biased很有偏見的,puzzling/puzzled 迷惑不解的
(4) 判斷作者態(tài)度還可采取:
² 當作者態(tài)度沒有明顯提出時,可以尋找文中帶有褒貶含義的感情色彩詞
² 可以根據(jù)作者寫作的主線及舉例的方式進行判斷: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對,作者舉反對的例子,作者的態(tài)度為反對;作者舉支持的例子,作者的態(tài)度為支持;作者既舉反對的例子又舉支持的例子,作者的態(tài)度為客觀中立
(5) 作者態(tài)度一般與文章中心主旨相關聯(lián),做題時不要把自己的態(tài)度納入其中,而要注意作者的態(tài)度和引用別人的態(tài)度
8、 判斷題解題思路
(1) 標志: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correct/mentioned? 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correct/mentioned except_ ?
(2) 解題思路:
² 首先應該判斷時三對一錯,還是三錯一對,所謂“對”是指符合原文的信息或符合作者的態(tài)度,所謂“錯”,是指與原文有矛盾或原文未提及的概念或與作者的態(tài)度相反
² 做題時,每個選項都應該返回原文再次定位,將它們與原文信息一一進行排除,不能通過主觀印象進行判斷;
² 注意這種題目選項有時考察的會時其中某一段的信息,或四個選項具備某種共同的特征,所以做題時可以先通過自然段定位原則縮小范圍,或者先對比一下四個選項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共同點,再返回原文定位
9、 推理題解題思路
(1) 關鍵詞:infer, imply, learn
(2) 解題關鍵:絕大多數(shù)推理題的答案時原文信息的歸納總結或原文中心的同義表達,正確答案和原文之間不存在推理關系
(3) 做題時可以通過題干返回原文定位,若題干中提供的信息較少時,可以依據(jù)選項返回原文定位;做題時一般要圍繞一兩個重點進行思考,特別要注意文章中含義深刻或結構復雜的句子,因為對作者所表達的意思,不能夠一下子看透的長難句是該類題目的命題所在。
(4) 做題時一定不要想太多,推的太遠,是否能夠把原文看懂才是關鍵
10、 態(tài)度題的新趨勢
(1) 不僅僅局限于考作者的態(tài)度,也開始考其他人的態(tài)度,或者考察作者對文章中某人所提觀點的態(tài)度和看法,做這種題目時,首先應該看清題目考察的時誰對誰的態(tài)度
(2) 選項可能不再是態(tài)度明確的肯定或否定的詞,而是改為帶有程度限制的詞(guarded, qualified, reserved, tempered, slight),因為帶有保留態(tài)度的觀點比較客觀,往往是正確答案
(3) 一般帶有絕對化或過于強烈的詞修飾的選項必錯,比如說 strongly, completely, entirely ,absolutely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獲取2016考研報名信息!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