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氣溫垂直遞減率:
氣溫隨高度的變化通常以氣溫垂直遞減率(Г)表示,即每垂直升高100m,氣溫的變化值: T-絕對溫度,K;Z-高度。
2光化學(xué)反應(yīng):光化學(xué)反應(yīng):一個原子、分子、自由基或離子吸收一個光子所引發(fā)的反應(yīng),稱為光化學(xué)反應(yīng)。
3吸附等溫線:在恒溫等條件下,吸附量Q與吸附物平衡濃度c的關(guān)系曲線稱為吸附等溫線,其相應(yīng)的數(shù)學(xué)方程式稱為吸附等溫式。適用于水體顆粒物對污染物的吸附等溫式有Henry型、弗萊特利希(Freundlich)和朗格繆爾(Langmuir)三種等溫式。
4鹽基飽和度:鹽基飽和度(%)=交換性鹽基總量/陽離子交換量X100%
5生物放大:同一食物鏈上的高營養(yǎng)級生物,通過吞噬低營養(yǎng)級生物蓄積某種元素或難降解物質(zhì),使其在機體內(nèi)的濃度隨營養(yǎng)級數(shù)提高而增大的現(xiàn)象
6天然水的堿度:指水中能與強酸發(fā)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質(zhì),亦即能接受質(zhì)子H+的物質(zhì)總量。
7Kow: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既化學(xué)物質(zhì)在辛醇中濃度和在水中濃度的比例。
8標化分配系數(shù):表示有機毒物在沉積物(或土壤)與水之間的分配系數(shù),以有機碳為基礎(chǔ)。Koc=Kp/Xoc。
二、回答下列問題
1過氧自由基HO2·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HO2·的主要來源是大氣中甲醛(HCHO)的光分解:
HCHO+hν→H·+HC·O
H·+O2→HO2·
HC·O+O2→CO+HO2·
2簡述大氣污染物的匯的機制
重力沉降,與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相碰撞而被捕獲(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過程,統(tǒng)稱為干沉降。
大氣中的物質(zhì)通過降水而落到地面的過程稱為濕沉降。
污染物在大氣中通過化學(xué)反應(yīng)生成其他氣體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氣中消失的過程,稱為化學(xué)去除
3簡述環(huán)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
三致作用定義;
致突變作用;
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4簡述土壤的緩沖性能及其原理。
答:定義:土壤緩沖性能是指土壤具有緩和其酸堿度發(fā)生激烈變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應(yīng)的相對穩(wěn)定,為植物生長和土壤生物的活動創(chuàng)造比較穩(wěn)定的生活環(huán)境。
溶液的緩沖作用:
無機酸(碳酸等)+有機酸(腐殖酸、其他)
酸酸和堿
膠體的緩沖作用:
對酸的緩沖作用:膠體-M+HCl膠體-H+MCl
對堿的緩沖作用:膠體-H+MOH膠體-M+H2O
Al離子對堿的緩沖作用: 5水中有機污染程度的指標是什么?并分別加以說明。 答: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種類繁多、組成復(fù)雜,現(xiàn)代分析技術(shù)難以分別測定它們的含量。因此,只能利用它們共同的特點,用一些指標間接反映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程度。 常見的指標有: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學(xué)需氧量、總有機碳和總需氧量。 6簡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對重金屬的遷移轉(zhuǎn)化的影響,并舉例加以說明。 答:(1)河流泥沙中主要有蒙脫石、高嶺石、伊利石等,其中粒徑小于50μm的占82%;研究表明,泥沙的粒徑越小,比表面越大,吸附重金屬的量也越大;當重金屬濃度不變時,隨著河流泥沙量增大,對重金屬的吸附量增大;河流泥沙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符合弗萊特利希等溫線; (2)泥沙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量隨pH的升高而增大;河水pH8.3左右,重金屬離子在此條件下有不同程度的水解、沉淀、配合和被懸浮物吸附,控制了河水中可溶性重金屬離子的濃度; (3)泥沙中有機質(zhì)含量隨季節(jié)而變化,懸浮物中有機質(zhì)大于沉積物中有機質(zhì)的含量,泥沙中重金屬的吸附量與有機質(zhì)的含量呈正相關(guān);重金屬在河水、懸浮物、沉積物中的分配比是:懸浮物大于沉積物,而沉積物和懸浮物遠遠大于河水中重金屬含量。 由此可見,河流中泥沙對重金屬的遷移轉(zhuǎn)化有很大的影響。 三、計算題 有如下兩個單體系,其中一個是Cu2+、Cu+(pE0=5.82,[Cu2+]=10-5mol/L,[Cu+]=10-4mol/L),另一個是Fe3+、Fe2+(pE0=13.05,[Fe3+]=10-3mol/L,F(xiàn)e2+=0.1mol/L)。如果各取1升,將其成為一個混合體系,并假定Fe3+被Cu+還原完全,試計算哪個體系是決定電位? 解:有兩個單體系 Cu2++e===Cu+pE0=5.82 當[Cu2+]=10-5mol/L,[Cu+]=10-4mol/L時, pECu2+/Cu+=4.82 Fe3++e=Fe2+pE0=13.05 當[Fe3+]=10-3mol/L,F(xiàn)e2+=0.1mol/L時, pEFe3+/Fe2+=11.05 如果各取1升,將其成為一個混合體系,并假定Fe3+被Cu+還原完全,則有 [Fe3+]=(10-3-10-4)/2=4.5×10-4mol/L [Fe2+]=(10-1+10-4)/2=5.005×10-2mol/L 混合體系的電位為: pE混合=pEFe3+/Fe2+=pE0Fe3+/Fe2++lg[Fe3+]/[Fe2+] =(13.05+lg4.5×10-4/5.005×10-2=11.00 由上可知,混合體系的pE處在銅單體系與鐵單體系電位之間,并與含量較高的鐵單體系的電位相近。所以鐵體系為決定電位。
· | 2022考研復(fù)試聯(lián)系導(dǎo)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fù)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fù)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fù)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fù)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fù)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fù)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fù)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fù)試準備:與導(dǎo)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fù)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