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歷史條件是
A.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
B.三民主義學說有了新的發(fā)展
C.清末“新政”的破產
D.形成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干力量
2.歷史進入20世紀,隨著一批新興知識分子的產生,各種宣傳革命的書籍報刊紛紛涌現,民族革命思想得到廣泛傳播。鄒容發(fā)表了《革命軍》,該書的主要內容包括
A.論述在中國進行民主革命的正義性和必要性
B.號召人民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中華共和國”
C.痛陳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帶來的深重災難
D.論述“平均地權”的思想
3.1905年至1907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別以《民報》、《新民叢報》為主要輿論陣地,展開了一場大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的主要內容包括
A.要不要實行君主立憲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
D.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4.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zhàn)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論方面的弱點,具體表現為
A.不敢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
B.具有封建性
C.革命派所說的“國民”,主要還是指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而不是廣大的勞動群眾
D.對地主階級持妥協態(tài)度
5.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先后發(fā)動了戊戌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關于資產階級革命派和維新派的相同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都主張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
B.都高舉救亡圖存的旗幟
C.都主張結束封建君主專制
D.都沒有依靠和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
6.1905年11月,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三大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其中的民生主義指的是“平均地權”,所采用的方法是
A.征收地價稅和土地增價歸公
B.將土地所有權分給農民
C.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保留資產階級的土地
D.消除地主從地租及地價增漲中獲得暴利的可能性
7.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并正式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主要體現在
A.政府不再向帝國主義妥協讓步
B.政策措施在相當程度上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
C.革命派在政權中占有領導和主體的地位
D.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愿望和利益
8.辛亥革命后,革命黨人認識到“夫袁世凱者,北洋軍閥之首領,時與列強相勾結,一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如武人官僚輩,皆依附之以求生存”,為了挽救革命成果,保護共和,資產階級革命派與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政府進行了不屈斗爭。以下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挽救共和所進行斗爭的是
A.護國運動
B.護法運動
C.保路運動
D.二次革命
9.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進步運動,兩者的共同點有
A.都是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B.都主張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
C.都主張改革君主專制制度
D.都未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
10.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的社會背景的共同點是
A.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機,民族矛盾空前嚴重
B.中國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C.清政府的腐敗達到頂點
D.各地反洋教斗爭蓬勃發(fā)展,此起彼伏
11.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史上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次革命
A.提出了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則
B.建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
C.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D.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1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B.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給人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進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氣等方面發(fā)生了新的積極的變化
D.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13.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觀原因是
A.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B.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C.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
D.不能充分發(fā)動和依靠群眾
14.隨著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中國社會各階級都面臨著“怎么辦”的問題。其中,中國資產階級提出的主張和方案是
A.以中國之倫常名理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D.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15.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有它勝利的地方,也有它失敗的地方,你們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趕跑,這不是勝利了嗎?”毛澤東說辛亥革命失敗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
B.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
C.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解決
D.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沒有發(fā)生變化
16.1956年,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毙梁ジ锩
A.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的的革命
B.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的第一次表演
C.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
D.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