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考點】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基本內容
【解析】物質是從無限多樣的物質現(xiàn)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從哲學上作了最高概括,恩格斯明確指出哲學物質概念與自然科學關于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和物質結構的概念之間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而并非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或系統(tǒng)與要素的關系,故AC項錯誤,B項正確。哲學上的物質范疇與自然科學關于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和物質結構概念不是同等的范疇,故D錯誤。
2.【答案】B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否則將導致形而上學,故B正確。時空具有客觀性,故A項錯誤。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故C錯誤。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故D項錯誤。
3.【答案】A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題干中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天地、陰陽、山川的變化,都是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故A項正確。運動的主體是物質,故B項錯誤。C項是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D選項表述錯誤,正確的說法是“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故不選。
4.【答案】D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題干的觀點只看到生與死的聯(lián)系,沒有看到生與死的區(qū)別,只看到絕對運動,沒有看到相對靜止,認為生與死的轉化是無條件的,犯了相對主義詭辯論的錯誤。故本題選擇D,其他選項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
5.【答案】D
【考點】馬克思主義運動觀
【解析】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A項偷換概念,故不選。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B項偷換概念,故不選。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故D正確。C項只看到了運動與靜止的區(qū)別,沒有看到二者的統(tǒng)一性,故C錯誤。
6.【答案】C
【考點】馬克思主義時空觀
【解析】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時空是有限的,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故A項錯誤。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故B項錯誤。時空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故D項不選。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故選C項。
7.【答案】C
【考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解析】實踐是人所獨有的活動,故A項錯誤。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機器人不能進行獨立的思維,故B項錯誤。機器人執(zhí)行的是人類預設的程序,是人意識的創(chuàng)造物,是人類智力的擴展和深化,是人們更好改造物質世界的工具,故C項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受客觀世界的客觀規(guī)律性以及人類實踐發(fā)展水平的制約,故D項錯誤。
8.【答案】C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題中的“感動”屬于意識,意識的源泉是物質,故A項錯誤。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故B項錯誤,C項正確!案袆印笔菍寺钪娴哪軇臃从常蔇項錯誤。
9.【答案】B
【考點】意識的能動作用
【解析】“觀念地存在著”即意識,人們通過勞動將意識轉化為現(xiàn)實物質,即意識可以轉化為物質,故B項正確。ACD項是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
10.【答案】B
【考點】意識的能動作用
【解析】精神的力量屬于意識,物質的力量屬于物質,意識可以通過實踐變?yōu)槲镔|,即精神的力量可以通過實踐變成物質的力量,故B項正確。ACD項皆是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
11.【答案】D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望梅”屬于意識層面,“解渴”屬于物質層面,意識層面的東西不能代替物質層面的東西,故選擇D項。A本身正確,但題干強調的不是精神對物質具有相對獨立性,而強調的是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與題意不符,故不選。精神可以通過實踐轉化成物質,故C錯誤。B項本身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故不選。
12.【答案】C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題干中兩位導游對同一處景觀做出了不同的反映,表明意識具有能動性,故選C項。A項屬于唯心主義觀點,故不選。B項本身正確,但題干中是面對的是同一個事物而不是不同的事物,與題意不符,故不選。D項本身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故不選。
13.【答案】B
【考點】馬克思主義意識觀
【解析】題干中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事物產(chǎn)生了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觀點,表現(xiàn)出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表現(xiàn)出主體的選擇性,故B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能動反映,而客觀世界是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意識不僅能反映現(xiàn)存的客觀事物,還能對過去已出現(xiàn)的、未來將出現(xiàn)的事物進行反映,故不選。意識不僅受到客體的制約,還會受到客觀規(guī)律以及人類實踐發(fā)展水平的制約,故C項錯誤。意識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在形式上是主觀的,故D項錯誤。
14.【答案】C
【考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解析】電腦的運動屬于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形式,有明顯的機械性,沒有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是近似、部分地模擬人腦的思維功能;人腦則由千億個神經(jīng)細胞構成,是結構最為復雜的物質形態(tài),它是最高級的運動形式一一思維運動的物質承擔者,故AD項錯誤。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機器人不能進行實踐,只能通過程序模擬人的某些行為,代替人某些活動,故B項錯誤,C項正確。
15.【答案】D
【考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
【解析】ABCD都屬于實踐的基本特征,但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主要體現(xiàn)了實踐的“自覺能動性”的特征,正是因為實踐是能動的不斷發(fā)展的活動,所以蘋果公司的產(chǎn)品才能夠不斷地“更新?lián)Q代”,故本題選擇D。
16.【答案】D
【考點】實踐的作用
【解析】實踐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來自于不當?shù)娜祟悓嵺`方式或水平,故D項正確。人與自然關系是對立統(tǒng)一的,并非絕對對立,故A項錯誤。BD項過于絕對,主張消極適應環(huán)境,否定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故不選。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