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求學·考研》雜志 主編 計湘婷
最近經(jīng)常聽到“寂寞派”的種種說法,在我看來,考研人大概是最有資格說寂寞的吧?每次聽廣播電臺的“music radio”,總會遇到“點一首歌送給自己”的人,其中考研的同學不在少數(shù)。
海德格爾說,孤獨具有獨特的力量,它不是把我們化整為零,而是促使整個生存條約變得接近萬物的本性。的確,如果一個人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其實是很有勇氣的,也是很幸福的一種狀態(tài)?上,對于許多考研的同學而言,絕大多數(shù)的寂寞并不是因為孤身一人的“孤獨感”,而是除了日復一日的復習之外,他們似乎找不到更多可以寄托情懷的事情,甚至有時寂寞到連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模糊了。
美國物理學家朱棣文在哈佛大學演講,他給學生們的忠告之一是,當你開始生活的新階段時,請跟隨你的愛好。如果你沒有愛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罷休。生命太短暫,所以不能空手走過,你必須對某樣東西傾注你的深情。他說:“我在你們這個年齡,是超級的一根筋,我的目標就是非成為物理學家不可。本科畢業(yè)后,我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又待了8年,讀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然后去貝爾實驗室待了9年。在這些年中,我關注的中心和職業(yè)上的全部樂趣,都來自物理學。”
所以,考研要成功,除了多方面因素,比如要有努力,有恒心,有機遇,有時間,有溝通和表達能力之外,更需要的是你是否對它傾注深情。也因此我們的雜志從來不鼓勵“全民考研”,而試圖在說明:讀書的根本在于“悟道”,而不只是拿到學歷或者通過考試。我們不能說一個人拿到了碩士學位就一定成功,他只是具備了成功的基礎;也不能說因為研究生的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就認為讀研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梁文道說,他在教大學生的時候,很喜歡告訴他們“生命”(life)與“生計”(livelihood)的分別,希望他們明白一個人怎樣活才是最重要的,而生計只是維續(xù)生活的手段而已。目的是希望他們好好享受大學經(jīng)驗,不要只為了將來的工作去學習。
我深以為然。人最重要的,是把當下的時光過好,是學生,就把書讀好,享受你所感興趣的事情,并從中盡可能地開發(fā)自己的智力與技能。做到了這一點,考不考研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相關熱點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