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構成研究生隊伍主要力量的大多是大學的應屆畢業(yè)生。始終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年輕人,容易受到浮躁的社會風氣的影響,在遇到問題時,考慮更多的是一己之利,而不顧全局的利益,不能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學習觀、價值觀。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作為高級專業(yè)技術人才,研究生是我們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希望。筆者總結十多年來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經(jīng)驗,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培養(yǎng)和提升研究生個人能力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的責任意識,使他們能以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發(fā)展為己任,將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與國家利益相結合,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品德,追求學術和人生的卓越。
一、將學習作為永恒的主題
1. 去除浮躁,通過踏實的學習實現(xiàn)對人生價值的保障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斥著浮躁的社會,浮躁也是目前很多研究生面臨的一種普遍狀態(tài)。浮躁令人心境不能平和,令人盲目地追求眼前利益,無法冷靜地思考,在模糊的視聽和紛亂的思緒中迷失方向,陷于空虛、迷茫的境地。因為浮躁,人們常常心不在焉、淺嘗輒止、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結果是一事無成。可見,浮躁是研究生學業(yè)和事業(yè)成功路上的大敵。研究生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中,來不得半點浮躁。老子說過:“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成于易。”唯有腳踏實地、全心投入,通過不斷的磨煉,才能獲得成功。
有些研究生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帶著迷茫的態(tài)度走進校門,從入學的第一天起,思考的不是如何能利用這幾年寶貴的在校時間進行扎實的學習和深入的研究,為自己今后一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是終日在幻想畢業(yè)之后能做什么工作、到哪里去發(fā)展、能得到什么樣的待遇?人生如彈簧,接受的壓力越大,越能迸發(fā)出更強的彈力。研究生階段的幾年是為人生積淀知識和才能的幾年,只有通過踏踏實實的學習,做到對專業(yè)知識、社會技能、國情學科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fā),為自己未來的生存安全、職業(yè)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有了良好的積累,加上自己在未來更大的舞臺上的努力奮斗,畢業(yè)后你的價值必然會得到社會的認可,贏得他人的尊重。
2. 知識改變命運,責任成就未來
一個有知識的人,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一群有知識的人,能改變國家的命運。在整個人類的發(fā)展史中,知識一直都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不會忽視學習和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的獲取,要講求方法,不能死讀書。我們能讀到的每本書,都是前人的成果,并且是已??成為過去的成果。我們在讀書時,不僅要吸納好的成果,更應該帶著思想和批判的眼光,透過表面,從中挖掘更深層次的脈絡,決不能停留在前人的腳步上。只有這樣,人類的知識財富才能得到不斷地積累和發(fā)展。
另外,對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感,改變著人生的軌跡。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生存,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責任。有些人演好了自己的角色,有些人卻碌碌無為,甚至還演出反面的角色。人生是需要設計的,人生是需要優(yōu)化的,人生是需要決策的。研究生階段正是這樣一個給人生帶來升華的階段,我們應該把握這個時機,在時代的背景下,認真地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尋找人生發(fā)展的最佳路徑。
以耶魯大學為例,其建校的使命是:為國家和世界培養(yǎng)領袖。于是,從這里走出了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頓等幾位美國總統(tǒng),以及幾百位國會議員和許多杰出的校長。一個耶魯大學的畢業(yè)生說過:耶魯給予他的不是與具體知識相聯(lián)系的東西,而是價值觀、道德觀、做人方式和思考問題的習慣,這些都對他的一生至關重要。我們的世界應該因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帶著這種天然的民族責任和國家責任去學習和工作,才能演繹出精彩的人生。
許多名校畢業(yè)的學生很容易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學校的名牌效應,而是因為他們從入學開始就以國家的強大為己任,帶著這樣的信念,在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他們對自己提出高標準的要求。站在這樣的高度,才容易被成功眷顧。高度是發(fā)展的基礎,研究生應該樹立遠大的目標,高瞻遠矚,堅定自己的信念,依此成就卓越的人生。
二、將立品作為永遠的修養(yǎng)
1. 在提升學問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
現(xiàn)在的研究生中,有很多學業(yè)非常優(yōu)秀的人,他們專業(yè)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他們卻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同;有些人雖然能力有限,但大家卻愿意聚集在他的周圍。原因是什么?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修養(yǎng)。
人生的成功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意義的成功,即合乎道德的成功;另一種則是世俗的成功,即只追求功績,卻不顧道德的成功。成功與品德,就像高聳的大廈與堅實牢固的地基。盧梭曾說過:“偉大的人是決不會濫用他們的優(yōu)點的,他們看出并意識到了他們的超人之處,但絕不因此而不謙遜。他們過人之處愈多,愈會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除了學習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就是提高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學做人當做與做學問同等重要的事。研究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生力軍,要擇善而從、與人為善,要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不心高氣傲,不夜郎自大,應該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2. 正確處理智商、情商和位商的關系,追求“三商合一”的修養(yǎng)境界
智商,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智商是與生俱來的,但通過后天努力與鍛煉,智商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
情商,是指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即具有認知自我情緒的能力、調控自我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情緒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情商代表著與人交往、相處、溝通等方面的能力。
位商,是指人對自己應有位置的判斷。每個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huán)境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擺正自己的位置。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愿以償。心理素質好的人豁達開朗,沉著應對,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的人被煩惱纏繞,難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大約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則取決于情商和位商。
近年來,研究生情商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多地顯現(xiàn)出來。一部分人表現(xiàn)為過分追求完美的個性,過分好強,過分強調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xiàn),功利心過強,自我評價過高;另一部分人則表現(xiàn)為自我意識薄弱,自卑,缺乏自信,適應能力差。因此,現(xiàn)在的研究生,應正確處理三商的關系,追求“三商合一”的境界。在做任何事情時,在與人交往時,要充分尊重他人,精誠合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相關推薦:全國各地2010年考研成績查詢方式匯總·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