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wǎng)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fù)習(xí)指導(dǎo)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jīng)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fù)試 考研調(diào)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xué)|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wǎng)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fù)習(xí)指導(dǎo)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jīng)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fù)試 考研調(diào)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xué)|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A. 活血調(diào)經(jīng),清熱利濕,解毒消瘡,化痰平喘
B. 活血止血,清熱解毒,利濕退黃,化痰止咳
C. 活血定痛,清熱利濕,解毒通便,化痰止咳
D. 活血通絡(luò),法濕退黃,清熱解毒,利尿通便
E. 活血消鋤,利濕退腫,解毒療瘡,化痰通便
32. 烏藥的歸經(jīng)是
A. 肺、肝、脾、腎經(jīng) B. 肺、牌、腎、膀胱經(jīng)
C. 肺、胃、肝、膀胱經(jīng) D. 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
E. 肝、腎、胃、小腸經(jīng)
33. 治療筋骨折傷首選藥組是
A. 當歸、乳香、丹參 B. 桃仁、紅花、郁金 C. 大黃、丹皮、赤芍
D. 蟅蟲、骨碎補、自然銅 E. 血竭、兒茶、麝香
34. 下列除哪項外都是主治風(fēng)濕熱痹的藥組 ?
A. 黃柏、蠶砂 B. 木通、防己 C. 獨活、威靈仙
D. 白鮮皮、薏苡仁 E. 忍冬藤、絡(luò)石藤
35. 檳榔的功效是
A. 殺蟲、消積、行氣、活血 B. 殺蟲、消積、行氣、止瀉
C. 殺蟲、消積、行氣、止咳 D. 殺蟲、消積、行氣、利水
E. 殺蟲、消積、行氣、止瘸
36. 馬錢子日服劑量是
A.0.3~0.9克 B.0.15~0.3克 C.0.05~0.1克
D.0.03~0.06 克 E.0.1~0.3 克
37. 哪味藥能治療疥癬、牙痛,跌打損傷 ?
A. 麝香 B. 樟腦 C. 蘇合香 D. 菖蒲 E. 冰片
38: 下列哪味不是治療梅毒的藥物 ?
A. 大風(fēng)子 B. 苦參 C. 硼砂 D. 輕粉 E. 土茯苓
39. 功能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的藥物是
A. 瓦楞子 B. 牡蠣 C. 烏賊骨 D. 赤石脂 E. 禹余糧
40. 下列除哪項外都是涼肝息風(fēng)藥 ?
A. 牛黃、羚羊角 B. 菊花、鉤藤 C. 蚤休、熊膽
D. 膽南星、全蝎 E. 玳瑁、珍珠
41. 古代醫(yī)籍中,系統(tǒng)論述“八法”者,首推:
A. 《黃帝內(nèi)經(jīng)》 B. 《傷寒雜病論》 C. 《傷寒明理論》
D. 《醫(yī)學(xué)心悟》 E. 《醫(yī)方集解》
42.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景岳全書·古方八陣》內(nèi)容的是
A. 補、和 B. 攻、散 C. 滑、澀 D. 寒、熱 E. 固、因
43. 下列何藥不是一貫煎的組成藥物 ?
A. 北沙參 B. 天門冬 C. 麥門冬 D. 生地黃 E. 枸杞子
44. 牽正散的組成藥物是
A. 僵蠶、白附子、薄荷 B. 蜈蚣、白附子、全蝎 C. 全蝎、白附子、僵蠶
D. 蜈蚣、白附子、僵蠶 E. 僵蠶、蜈蚣、全蝎
45. 下列何藥不是四妙勇安湯的組成藥物 ?
A. 銀花 B. 連翹 C. 玄參 D. 當歸 E. 甘草
46. 大補陰丸的功用是
A. 滋陰補腎 B. 滋陰疏肝 C. 滋陰降火 D. 滋陰潛陽 E. 滋陰息風(fēng)
47. 敗毒散的功用是
A. 峻下熱結(jié),瀉火解毒 B.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C. 疏散風(fēng)邪,清熱解毒 D. 解毒消痛,化痰散結(jié)
E. 以上都不是
48. 完帶湯的功用特點是
A. 健脾化濕止帶,兼以清熱 B. 健脾收澀止帶,兼以化濕
C. 健脾化濕止帶,兼以舒肝 D. 益氣健脾和營,兼以止帶
E. 健脾滲濕止帶,兼以養(yǎng)血
49. 棗仁湯中配伍茯苓的主要用意是
A. 健脾滲濕 B. 利水消腫 C. 滲濕止瀉 D. 利水蠲飲 E. 以上都不是
50. 溫經(jīng)湯中配伍半夏的主要用意是
A. 燥濕化痰而和胃 B. 和胃降逆而止嘔 C .通降胃氣而散結(jié)
D. 降逆散結(jié)而消痞 E. 化痰開胃而行津
51. 旋覆代赭湯主治 :
A. 肝郁氣結(jié)之痞 B. 寒熱互結(jié)之痞 C. 水與熱結(jié)之痞
D. 濕濁困阻之痞 E. 胃虛痰阻之痞
52. 膠艾湯主治 :
A.陰虛內(nèi)熱,沖脈不固之崩漏 B. 脾氣虛弱,沖脈不固之崩漏
C.沖任虛寒,瘀血阻滯之崩漏 D. 沖任虛損,陰血不守之崩漏
E.少腹痰阻,血不循經(jīng)之崩漏
53. 桂枝茯苓丸主治 :
A. 脾陽不足,聚濕成飲,咳痰稀白, 胸膈不快
B. 中陽不足,飲停心下,胸脅支滿,心悸目眩
C. 脾失健運,痰停中脘,流溢四肢,臂疼肢腫
D. 下焦虛寒,小便自濁,頻數(shù)無度,凝如膏糊
E. 以上俱非所宜
54. 風(fēng)溫犯肺,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者,治宜選用:
A. 杏蘇散 B. 桑杏湯 C. 銀翹散 D. 桑菊飲 E. 止嗽散
55. 哮證發(fā)作的病理關(guān)鍵是
A. 宿痰內(nèi)伏于肺 B. 外邪侵襲,觸動伏痰
C. 痰氣相搏,氣道被阻 D. 邪客于肺,肺氣不利
E. 痰瘀互結(jié),肺失宣降
56. 最早提出用大劑紅花、桃仁、降香及失笑散治療死血心痛的醫(yī)家是
A. 孫思邈 B. 危亦林 C. 朱丹溪 D. 王肯堂 E. 林佩琴
57. 下列除哪項外,均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癥?
A. 善驚易恐 B. 心悸頭暈 C. 面色無華 D. 倦怠無力 E. 脈結(jié)代而心動悸
58 久病自汗、盜汗、病及肺腎,以陰虧為主而火熱不甚者,應(yīng)在用 :
A. 黃連阿膠湯 B. 當歸六黃湯 C. 知柏地黃丸 D. 麥味長壽丸 E. 清燥救肺湯
59. 患者小便頻數(shù)帶血,其色淡紅,飲食減少,精神困憊,面色萎黃,腰背酸痛,少腹墜脹不舒,頭暈耳鳴,舌質(zhì)淡,脈虛軟,治療主方宜選 :
A. 六味地黃丸合補中益氣湯 B. 六昧地黃丸合無比山藥丸
C. 無比山藥丸合補中益氣湯 D. 無比山藥丸合六君子湯
E. 六味地黃丸合六君子湯
60. 證見目黃身黃,其色鮮明,發(fā)熱口渴,心中懊憹,惡心嘔吐,小便短少而黃,大便秘結(jié),舌苔黃膩,脈象弦數(shù),治療主方應(yīng)為 :
A. 茵陳五苓散 B. 茵陳蒿湯 C. 甘露消毒丹
D.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E. 大柴胡湯
相關(guān)推薦:名師指點:考研中醫(yī)綜合統(tǒng)考復(fù)習(xí)四步驟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