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真題重現 |
第 4 頁:答案解析 |
2011年考研政治: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真題重現
一、考研政治單項選擇真題
1.“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边@表明
A.人的認識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B.人的感覺能力決定認識的產生和發(fā)展
C.人的認識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結構決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覺而存在 (2006年)
2.馬克思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這表明人的才能
A.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沒有關聯(lián)
B.主要來源于后天的實踐
C.取決于人的主觀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會政治地位決定的 (2002年)
3.未來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從認識與實踐的關系來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
A.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 B.實踐是認識的先導
C.實踐高于認識 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 (2005年)
4.在聽完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講課后,一些來自企業(yè)的學員感到有些失望,便問他:“你講的那些內容我們也差不多知道,可為什么我們之間的差距會那么大呢?”這位企業(yè)家回答說:“那是因為你們僅是知道,而我卻做到了,這就是我們的差別。”這句話表明了實踐高于理論認識,因為實踐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觀規(guī)律性 C.主體能動性 D.直接現實性 (2008年)
5.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
A.普遍性 B.絕對性 C.客觀實在性 D.直接現實性 (1995年)
6.溫家寶總理在給一位國務院參事的回信中,引用了兩句詩:“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一古訓蘊涵的哲理是
A.人的經驗是判斷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更重要
C.感性認識高于理性認識
D.人民群眾的直接經驗即實踐是認識的重要基礎 (2006年)
7.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
A.人們對每一件事物都要細心觀察
B.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
C.人們獲得感性經驗的重要性
D.人們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1999年)
8.根據認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 (1995年)
9.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滿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數人認可
C.能否付諸實踐
D.能否在實踐中最終取得預期的效果 (1999年)
10.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大討論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實踐之所以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
A.真理的主觀性和實踐的客觀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對性和實踐的絕對性所預設的
C.真理的屬性和實踐的功能所規(guī)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 (2009年)
11.真理的相對性應理解為
A.真理和謬誤之間沒有確定的界限
B.對同一對象不同的乃至對立的認識都是真理
C.真理的標準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擴展和深化 (1993年)
點擊查看:2011考研政治知識點精講及真題解析連載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