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
(一)違反會計核算法律規(guī)定的法律責任
1.違反會計核算法律規(guī)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
(1)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
(2)私設會計賬簿的行為。
(3)未按照規(guī)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guī)定的行為。
(4)以未經(jīng)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jù)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guī)定的行為。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jù)不一致的行為。
(7)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行為。
(8)未按照規(guī)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9)未按照規(guī)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nèi)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jiān)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行為。
2.違反會計核算法律規(guī)定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責令限期改正。
所謂責令限期改正,是指要求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nèi)停止違法行為并將其違法行為恢復到合法狀態(tài)。
違法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的責令限期改正決定的要求,停止違法行為,糾正錯誤。
(2)罰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根據(jù)上述所列行為的性質(zhì)、情節(jié)及危害程度,在責令限期改正的同時,可以對單位并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3)給予行政處分。
對上述所列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中的國家工作人員,視情節(jié)輕重,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或者行政監(jiān)察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在單位實施違法行為過程中起領導、組織、決策作用的單位負責人。既可以是單位一把手,也可以是單位的其他負責人。關鍵是要看誰在實施違法行為過程中起了領導、組織、決策作用。
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就是指在單位實施違法行為的過程中直接參與實施違法行為的人員。一般包括會計人員、會計機構(gòu)負責人和其他參與實施違法行為的工作人員。
(4)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情節(jié)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5)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例題·單選題】可以依法對會計工作進行監(jiān)督,但無權(quán)對相關會計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部門是( )。
A.稅務部門
B.審計部門
C.人民銀行
D.會計師事務所
[答案]D
【例題·單選題】根據(jù)《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對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單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并處( )的罰款。
A.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
B.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
C.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
D.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
[答案]C
【例題·多選題】根據(jù)會計法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應當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的行為有( )。
A.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檔案
B.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C.隱匿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
D.在法定會計賬簿之外私設會計賬簿
[答案]ABCD
【例題·單選題】縣級以上財政部門為各單位會計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部門,對各單位會計工作行使監(jiān)督權(quán),對違法會計行為實施( )。
A.民事處罰
B.刑事處罰
C.行政處罰
D.紀律處罰
[答案]C
(二)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1.行為
(1)偽造會計憑證的行為。
(2)變造會計憑證的行為。
(3)偽造會計賬簿的行為,是指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根據(jù)偽造或者變造的虛假會計憑證填制會計賬簿,或者不按要求登記賬簿,或者對內(nèi)對外采用不同的確認標準、計量方法等手段編造虛假的會計賬簿的行為。
(4)變造會計賬簿的行為。
(5)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根據(jù)虛假的會計賬簿記錄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或者憑空捏造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對財務會計報告擅自進行沒有依據(jù)的修改的行為。
2.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政責任
(1)通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
(2)罰款?h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在予以通報的同時,可以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3)行政處分。
(4)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3.刑事責任---《刑法》
(1)根據(jù)《刑法》---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shù)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并且偷稅數(shù)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shù)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我國《刑法》并未明確將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或者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作為單獨犯罪加以規(guī)定,而只是在其已經(jīng)造成嚴重后果后,作為犯罪情節(jié)、手段,分別以偷稅罪、公司提供虛假會計報告罪、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及其他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例題·單選題】根據(jù)《會計法》第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對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或者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尚不構(gòu)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并可以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一定數(shù)額的罰款。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的最低數(shù)額為( )元。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答案]C
【例題·單選題】根據(jù)《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guī)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shù)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并且偷稅數(shù)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處(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shù)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A.3年以上
B.3年以下
C.3年以上7年以下
D.7年以上
[答案]B
(三)隱藏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所謂隱匿,是指故意轉(zhuǎn)移、隱藏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
所謂銷毀,是指故意將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予以毀滅的行為。
1.行政責任
追究行政責任的具體形式及標準等與前同。
2.刑事責任
同偷稅罪。
(四)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gòu)、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所謂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所謂指使,是指通過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所謂強令,是指明知其命令是違反法律的,而強迫他人執(zhí)行其命令的行為。
1.授意、指使、強令---或者隱匿、故意銷毀----行政責任
(1)罰款?h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可以視違法行為的情節(jié)輕重,對違法行為人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2)行政處分。
2.刑事責任
共同犯罪,定罪處罰。
【例題·單選題】根據(jù)《會計法》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對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表,尚不構(gòu)成犯罪的,縣級以上財政部門除按規(guī)定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外,對單位予以通報,可以并處罰款。對單位的罰款金額最低為( )元。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答案]D
(五)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guī)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的法律責任以及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補救措施
《會計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guī)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diào)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尚不構(gòu)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1.單位負責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行政責任
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這里所說的有關單位,是指其上級單位和行政監(jiān)察部門。
2.刑事責任
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補救措施
(1)恢復其名譽。
(2)恢復原有職位、級別。(含工作)
【例題·多選題】根據(jù)《會計法》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對受打擊報復的會汁人員應當采取補救措施。下列各項中,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補救措施有( )。
A.給予適當?shù)慕?jīng)濟賠償
B.恢復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名譽
C.恢復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原有職位
D.恢復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原有級別
[答案]BCD
【例題·多選題】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不構(gòu)成犯罪的,可由( )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A.司法機關
B.所在單位
C.上級單位(任免機關)
D.行政監(jiān)察機關
[答案]BCD
【例題·判斷題】因堅持原則受到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如果被撤職的,應當恢復其原有職務;被降級,應當恢復其原有的級別。( )
[答案]正確
【例題·單選題】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處(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A.3
B.5
C.7
D.2
[答案]A
(六)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quán)、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的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
行政處分。
2.刑事責任
(1)濫用職權(quán)罪和玩忽職守罪。
(2)泄露國家秘密罪。
(3)商業(yè)秘密--未明確將其規(guī)定為犯罪—按濫用職權(quán)罪和玩忽職守罪。
【例題·單選題】根據(jù)《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guī)定,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quán)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chǎn)、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構(gòu)成濫用職權(quán)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上述罪行,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 )有期徒刑。
A.3年以下
B.5年以下
C.3年以上7年以下
D.5年以上10年以下
[答案]B
(七)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zhuǎn)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個人的法律責任
《會計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zhuǎn)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八)違反《會計法》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guī)定行為的處罰
《會計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quán)范圍內(nèi)依法進行處罰!
但是,對同一違法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二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例題·單選題】行政處罰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原則是,對同一違法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 )以上罰款的行政的處罰。
A.三次
B.兩次
C.四次
D.一次
[答案]B
相關推薦:2011山東會計從業(yè)資格《財經(jīng)法規(guī)》精講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