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組織行為學與組織文化
第一章 組織行為學基礎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促使考生掌握人格、能力、情緒的概念、意義及基本運用,掌握團體的概念及相關的知識,掌握組織溝通的概念和形式,從而掌握組織行為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考試內容
(一)個體心理與行為
掌握人格的概念和決定因素,熟悉人格、情境與行為方式之間的關系,了解人格的穩(wěn)定性;掌握能力、智力的概念,了解能力的意義,熟悉常用的智力維度,了解有關智力結構的基本理論(斯皮爾曼、瑟斯頓、吉爾福特、加德納),掌握軀體能力的概念,了解軀體能力的維度,掌握能力與知識和技能的區(qū)別;掌握情緒的性質,表情以及情緒狀態(tài)的特點,了解情緒的基本理論(詹姆斯、湯姆金斯、拉扎勒斯);掌握態(tài)度的概念與相關的理論,態(tài)度與行為之間的關系,以及態(tài)度改變的影響因素。
(二)團體心理與行為
掌握團體的概念、類型和發(fā)展的五個階段,同質性和異質性團體;團體規(guī)范的概念、分類和作用;熟悉團體壓力和從眾行為;掌握團體凝聚力的概念和影響因素,熟悉社會懈怠、社會促進作用和群體思維等概念以及社會懈怠和群體思維的產生原因。
。ㄈ﹫F體內部溝通
了解角色沖突、角色模糊、群體沖突等現(xiàn)象,掌握溝通的概念和作用,熟悉雙向溝通過程;掌握溝通的障礙,熟悉克服溝通障礙的方法;掌握垂直溝通的形式和概念,熟悉上行溝通和下行溝通,熟悉橫向溝通的概念及優(yōu)勢;熟悉正式溝通網絡的類型,了解小道消息的產生原因,熟悉小道消息的特點及在組織中的作用,熟悉小道消息的傳播形式和應對方法。
第二章 價值觀、態(tài)度與工作滿意度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的考試,使考生掌握價值觀的概念,掌握態(tài)度、工作滿意度的概念和理論,熟悉工作滿意度對組織的影響,熟悉工作滿意度調查的意義和步驟。
考試內容
。ㄒ唬﹥r值觀
掌握價值觀的概念,熟悉價值觀的屬性,掌握價值觀的分類,掌握工作價值觀的類型。 (二)態(tài)度
掌握態(tài)度的概念,了解態(tài)度的穩(wěn)定性,熟悉態(tài)度的種類,了解態(tài)度和行為的關系;掌握工作投入度和組織忠誠度的概念;熟悉認知失調理論,了解消除認知失調的途徑;熟悉自我覺知理論的觀點。
。ㄈ┕ぷ鳚M意度
掌握工作滿意度的概念、特點;熟悉工作滿意度的決定因素;掌握工作滿意度的三種理論(因素模型、差異模型、均衡水平理論)的觀點,了解這三種理論在實際管理中的運用;熟悉滿意度與工作績效、離職率、缺勤與遲到、偷竊行為、暴力行為、組織公民行為等之間的關系,掌握組織公民行為的概念和表現(xiàn)形式;了解員工對工作不滿的四種表達方式,熟悉工作滿意度調查的意義,熟悉調查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