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微機五防中的人機工效
對于微機五防,雖然目前其功能是最全、最完善的,但其在技術上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其進行邏輯判斷的依據(jù)是模擬圖板上設備的狀態(tài),而不是現(xiàn)場設備實際狀態(tài)。兩者一旦不符,五防功能即無法保證。我局在微機五防的安裝調試中就曾出現(xiàn)過此類問題。在技術上,目前尚難以可靠地將現(xiàn)場所有設備狀態(tài)(包括所有開關、刀閘、地刀、地線、網(wǎng)門)采集下來傳至主機,即使采集到也只能是間接的,非直接方式。
因此,保證模擬圖板與現(xiàn)場實際設備對位的工作必須要依靠值班人員正確地執(zhí)行操作票制度。這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怪圈:微機五防是為了防止值班人員不認真執(zhí)行操作票制度而造成誤操作,卻又依賴于值班人員嚴格執(zhí)行操作票制度來保證現(xiàn)場設備位置與模擬圖板的嚴格對位。
因此,筆者認為,五防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均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防止誤操作事故,關鍵還在于值班員嚴格執(zhí)行操作票制度和“三核兩對一復誦”制度,以及五防裝置與操作人員行為的合理結合,術語稱合理的人機工效。
值班員在操作中,其主要精力必須放在被操作的設備上,而不應放在“五防”設備上,“五防”設備應該不分散或很少分散值班員的注意力,為此,“五防”設備首先必須保證其可靠性,錯誤操作時必須有效閉鎖,正確操作時則必須開鎖方便。如果在滿足開鎖條件時打不開鎖或開鎖很麻煩甚至解鎖時,則“五防”設備對于操作人員是一種妨礙,嚴重分散其注意力。而且值班員在操作錯誤時對于鎖具的正確閉鎖也會認為是鎖具故障而解鎖,從而造成誤操作事故。
因此,在“五防”設備的選型及程序設計中,應首先考慮其可靠性,在滿足可靠性的基礎上去完善功能。在可靠性與功能相沖突時,應優(yōu)先考慮可靠性。這樣才是合理的人機工效,單純地強調操作行為規(guī)范或單純強調“五防”功能完善都是偏面的。
3 在“五防”中考慮人機工效的實例
我局近年來在“五防”工作中充分考慮了人機工效的問題,在設備的選型、程序的制定及鎖具的要求上均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對110 kV無人值班站逐步統(tǒng)一鎖具種類, 統(tǒng)一程序。
對基地站值班員,一個人要進行十余座變電站的倒閘操作,統(tǒng)一鎖具及五防程序,無疑可大大減輕其操作負擔。
(2) 將JS型程序鎖應用范圍擴大到220 kV全站。
JS型程序鎖,簡單實用,可靠性高,但以往局限于110 kV站。現(xiàn)將其應用范圍擴展到220 kV全站。同時針對其復雜接線下程序復雜的問題,從現(xiàn)場實際出發(fā),簡化程序方案,力求簡單實用。
如對母線側地刀閉鎖問題:傳統(tǒng)方案是對母線側全部刀閘或電源線路刀閘進行模擬閉鎖。我局考慮到,此方案不僅過于繁瑣,對其它程序有干擾,而且操作中在核對設備編號、位置后長時間離開被操作元件間隔,極易出現(xiàn)走錯間隔情況,同時對正常操作也分散精力,因此利用刀閘的機械聯(lián)鎖,將其改為一對一閉鎖的方案。
近兩年新建的220 kV東田站、改造的220 kV許營站110 kV部分、220 kV王里站均為JS型程序鎖,至今運行良好。
(3) 220 kV大河站微機五防的工作中,考慮到 鎖具與刀閘的安裝精度難以配合,取消了固定鎖具的防走空功能,簡化了功能,大大提高了可靠性,設備運行良好。
相關推薦:2010年安全工程師《案例分析》經(jīng)典試題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