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排放瓦斯的作法
排放瓦斯是礦井安全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是搞好“一通三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沒有制定安全可靠的技術措施及管理措施,違章指揮,盲目排放,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時有發(fā)生,而且一旦發(fā)生多是重大或特大事故。因而安全可靠的進行排放瓦斯是十分重要的。
在排放瓦斯工作中,如能確保做到排放前作好“三件事”,排放時堅持“三個原則”,此類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1 排放瓦斯前作好三件事
1.1 察明瓦斯集聚的原因
排放瓦斯前首先應察明集聚的原因,只有察明瓦斯集聚的原因,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再次集聚。一般需要瓦斯排放的地點主要是掘進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停工、停電、停風的死頭肓巷及災區(qū)等。其中掘進工作面占絕大多數(shù)。
造成瓦斯集聚的主要原因:
(1)掘進工作面無計劃臨時停電停風。
(2)通風設備破壞,造成工作面無風或微風。如風筒脫節(jié),風筒被刮破等。
(3)巷道冒頂,堵塞通風。
(4)因工作需要,有計劃的停電停風。
(5)因災害而停工停電停風。
(6)工作面瓦斯異常涌出。因遇地質構造或其他原因而工作面瓦斯成倍甚至幾十倍的增長,通風能力嚴重不足。
造成瓦斯集聚的原因有人為的,有確因工作需要的,也有自然因素。但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絕大多數(shù)是人為的,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通風系統(tǒng)不合理,供電系統(tǒng)不可靠而造成的。在查明原因的同時,應對因違章(如無計劃停電停風,破壞通風設備等)造成瓦斯集聚的責任者,追查責任給予批評或處罰,建立健全責任制。加強供電及通風系統(tǒng)的可靠性。掘進工作面搞好三專二閉鎖是重要措施。對瓦斯異常涌出的工作面要堅決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工作。臨時停電停產(chǎn)工作面應盡量做到停工不停風。
1.2 察清集聚瓦斯的數(shù)量
集聚瓦斯數(shù)量的大小,決定排放的難易程度、排放時間的長短、排放措施的制定。一般集聚瓦斯數(shù)量可用估算法。如某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為3m3/min,停電停風3h,工作面的集聚瓦斯量約為540m3。也可采用實測瓦斯?jié)舛群图垠w積換算的方法計算絕對量。
1.3 制定排放瓦斯措施
應由礦總工程師(或副總)組織通風、救護、機電部門,生產(chǎn)采區(qū)及排放瓦斯受影響的采區(qū)的負責人,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措施應包括:排放地點,排放時間,排放方法,停工范圍,停電范圍,排放瓦斯系統(tǒng)圖,停電系統(tǒng)圖,有效控制風流、風量的措施,警戒地點及排放瓦斯負責人等。排放前應對所有參加人員認真貫徹措施。排放瓦斯工作錯綜復雜,因而措施應因人因地因具體情況而制定。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