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詳解 |
Part IV 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in Depth)
Section A
47. Because Australia bans the use of certain antibiotics in livestock.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Australia和low drug resistance定位到文章開頭,可知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澳大利亞,導致常見食源性疾病的細菌抗藥性很低,這與美國和歐洲的情況有所不同;做出該發(fā)現(xiàn)的科學家表示,澳大利亞禁止對家畜使用特定抗生素,這有助于解釋上述情況。
48. Campylobacter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industrialized countries和most common定位到第六段,可知弧形桿菌是美國和其他許多工業(yè)化國家中最常見的食源性疾病。
49. paralysis or death
原文第八段提到,患病的癥狀包括發(fā)燒、嘔吐、腹瀉,在個別病例中,還會導致癱瘓或死亡,而這些都是由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由此可得答案。
50. drug-resistant bacteria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food-producing animals和public health expels定位到倒數(shù)第二段,可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于去年禁止給產肉動物使用抗生素,其原因在于公共衛(wèi)生專家對抗藥細菌表示擔憂。
51. It’s entirely preventable.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Angulo和bacteria’s antibiotic resistance定位到最后一段倒數(shù)第二句,可知Angulo認為弧形桿菌感染完全可以預防,而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也是如此。
Section B
Passage One
52. C 推斷題。taboo意為“禁忌,避諱”,結合文章內容也可推斷出,taboo是那些社會無法接受的行為,所以C正確。
53. D 推斷題。由文章第二段第一句可知,在同一個社會中禁忌也是會改變的,以前被認為是禁忌的行為,后來可能變得非常自然、可接受,由此推斷,肥胖在將來可能不再是什么禁忌,所以D正確。第三段第一句說fat是one of the newest taboos,排除干擾項C。
54. B 推斷題。由文章第三段第二句可知,美國如今的肥胖禁忌跟其他的禁忌不同——人們經常討論關于肥胖的話題,所以B正確。
55. D 語義題。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in與out在此處的含義:前者指“流行的,時髦的”,后者指“過時的,不再時髦的”。另外,由文章第三段中對thin及fat的描述也可推知,前者比較流行,后者過時,故選D。
56. B 推斷題。由文章第三、四段可知,美國人認為肥胖是“禁忌”,他們追求苗條和年輕,所以熱衷于鍛煉,由此推斷,B正確。
Passage Two
57. A 語義題。由文章第一段中的the population problem及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可知,demographic的含義應該與“人口”和“數(shù)量”有關,而-graphic表示“寫、畫、記錄的”,由此推斷A(人口統(tǒng)計)正確。B(環(huán)境研究),C(人口的積聚),D(人類的發(fā)展),均與文意不符,故排除。
58. B 推斷題。由文章第二段第二句和第三句的virtually stable or growing very slightly for most of human history可知,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的引申意思是:在人口緩慢穩(wěn)定的增長之后會出現(xiàn)人口的激增。四個選項之中,只有B與其最相符,故選B。
59. B 細節(jié)題。由文章第二段倒數(shù)第二句可知,在人口統(tǒng)計學歷史上的第一個階段,社會常有覆滅的危險是因為很多地方人口死亡率比出生率高,所以B正確。
60. A 推斷題。由文章第四段第三、四句可知,l650到1975年,世界人口增長至40億,到2000年已經增長至62億,由此可知,從l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口增長了22億,故選A。
61. D 推斷題。通讀全文可知,文章主要描述了世界人口增長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者的目的在于使讀者能夠清楚地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長狀況,所以D正確。B項對照歷史上人口增長的兩種模式是作者達到目的的手段。
Part V Error Correction
62. burglar→burglary
名詞burglar意為“夜賊”,而burglary意為“盜竊”。結合上下文可知,此處表示的是一種行為,故應將burglar改為burglary。
63. it→there
分析句意可知,此處應該是表示“有”的there be句型,所以應將第一個it改為there。
64. 去掉is
本句中已有情態(tài)動詞can作謂語,所以is是多余的,應該去掉。
65. the→a
這里應當用不定冠詞泛指某一大城市,而不應該用表特指的定冠詞the。
66. what→that
此處誤用了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what不能引導定語從句。此句先行詞為不定代詞something,那么關系代詞就應該用that。
67. may→must
此處誤用了情態(tài)動詞。根據(jù)句意,這里要表達的是“必須”之義,所以應將may改為must。
68. which→that
本句是一個同位語從句,只有that可以作引導詞,故應將which改為that。
69. of→to
根據(jù)句意,此處表示的應該是“對于”之義,引導的是indicate的對象,應使用介詞to。
70. unprotect→unprotected
此處應為house的定語,而unprotect與其構成被動關系,所以應該用過去分詞形式,故應將unprotect改為unprotected。
71. 去掉out
本句中的complete為及物動詞,表示“完成”,所以out是多余的,應該去掉。
Part VI Translation
72. the highest rates of this disease,almost twice that of Asia
“患病率”可用the rates of this disease來表示;“幾乎……”應該作“患病率”的補語,可譯為省略結構;“兩倍”應為twice,此處指的是南非的發(fā)病率是亞洲的發(fā)病率的兩倍,因此應譯為twice that of Asia,其中that指代的就是the rates of this disease。
73. took proper step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該句包含it is time…的結構,該結構一般表示虛擬,其從句要用一般過去時!安扇〈胧睘閺木渲^語,因此要譯為took steps或took measures;“來解決交通問題”為不定式表示目的,其中“解決問題”可譯為固定動賓搭配solve problems。此處還可譯為took proper measure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74. not only takes much time but is also harmful to health
由給出的中英文可知,playing video games應為句子主語,其謂語動詞應采用單數(shù)第三人稱形式。“既……又……”應譯為not only…but also;“花費(時間)”可譯為take,“有害(健康)”可譯為be harmful to。
75. the majority of people believe that it is a lifetime study
結合給出的中英文可知,“教育是終生學習”可譯為“認為”的賓語從句!岸鄶(shù)人”應譯為the majority of people,“認為”可譯為think或believe。而“終生學習”則為a lifetime study。
76. unless some steps are taken to stop it
結合給出的中英文可知,所譯部分應為unless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文部分并沒有明確給出是誰“采取措施”,因此應用被動語態(tài);“措施”可譯為measure或step,表示目的的“加以”可譯為不定式的標志詞to,還要注意“阻止”的賓語應為situation,翻譯時可用代詞it來指代。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